close

 

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Ivy Portfolio: How to Invest Like the Top Endowments and Avoid Bear Markets

作者:Mebane T. FaberEric W. Richardson

譯者:杜達光  /  出版社:財信出版  /  出版日期:20091125

探討耶魯與哈佛兩大校產基金成功背後的理論、程序與原則開始,希望對投資新手與專家都有幫助,本書解剖這些常春藤學術專家管理他們投資組合的技巧。以校產基金的策略組合(Policy Portofolio)為指引,本書揭示投資人如何建立分散式的核心資產配置,在各種經濟環境下都能產生穩定的回報。

書中的引用投資大師的名言,聽來真是經典名言,做為自己投資的座右銘,是很受用的~

先不敗而後能勝
  第一條原則是不要賠錢,第二條原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。巴菲特

避免損失
  不像別人老想賺錢,我總是想著如何避免損失。瓊斯(Paul Tudor Jones),《金融怪傑》(Market Wizards

你是你自己的敵人
  投資不是一個智商 160的人打敗智商 130的人的遊戲,只要你有中等的智慧,你所需要的是自我控制的能力,不會被吸引許多人陷入困境的那些誘惑所吸引。 ─巴菲特

 

跟隨精明的投資人  

        如果說我看得比較遠,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 ─牛頓


書中還說明一般投資人的偏差行為包括:
過度自信:82%的汽車駕駛說他們是屬於最好的30%駕駛人,80%的學生認為他們成績將會在班上的前面一半。 (我有嗎?好像喔~ 買高價時,比買低價時,想有更高的報酬,紅燈一顆)


過多的資訊:資訊過多經常降低預測的準確性,但卻增加對預測的信心。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卓森(Paul Andreassen)在1980年代主導一連串的心理實驗,目的在測試投資人對新聞的反應。他發現常注視新聞並依次調整投資的人,因為交易過多,收益反而會比很少密切注意新聞的人減少。 (少看財經新聞,置入性行銷太多,財經名嘴一隻嘴湖溜溜)


從眾:自1987到 2007年,標準普爾每年報酬率超過10%,但股票共同基金投資人的平均報酬率只有4.48%,這表示在過去20年,股票共同基金投資人只能勉強趕上通貨膨脹率,其中原因主要是投資人捉錯投資時機,常在高點買入而在低點賣出。 (擦鞋童理論,最近好像朋友常聊起股票,找時間來問問他們買了沒,啊~注意燈亮起囉~)


不願面對虧損:人們對虧損的苦痛,是同一金額盈餘所帶來快樂的兩倍, 40年前費雪(Philip Fisher)在《非常潛力股》(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.ts,寰宇出版中譯本)書中說,「有個複雜的原因使得人們難以面對投資錯誤,每個人都有自我,沒有人喜歡承認自己做錯事 ……,投資人因為持有不再想要的股票直到『至少沒有虧錢』而損失的金錢,可能大於任何其他原因」。 (停損點:7%~10%,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)


秤鉈心理:一般人在做決定後,往往對某個特定的資訊或價值有種依附現象,一旦這秤鉈設定後,其他行為會為遷就它而調整。巴菲特曾說過,「當我以 X美元買進某股票後,它也許變成 X加上八分之一,我有時就會停止買進,也許希望等它跌回 X美元,因為這種鎖定的心理,而導致了損失數十億美元。我曾經因此沒有買進更多的沃爾瑪(Wal-Mart)股票而損失100億美元,原本的計畫是以23美元買進 1億股,買進一些後,它上漲了一點而我想它也許會回跌一點,誰知道呢?那種不願意多付一點點的心理,使我們損失很大。」(趨勢出來就別斤斤計較幾元幾毛啦~...)

 


提供投資人一個簡單、容易跟隨的計量系統,它運用擇時操作達成類似股票的收益率,但只有近似債券的波動率與下跌幅度:

 

要讓一個系統容易被投資人跟隨、並且容易操作,如此才不會有情緒因素牽涉進去,這樣的系統需要:

1、簡單、完全機械化的邏輯

2、對各類的資產都使用相同的模式與參數。

3、只以價格做為基礎。

 

以「移動平均線」為基礎的交易系統是最簡單也最普及的順勢投資系統。對不熟悉它的人,只需知道它是簡單排除雜音的方法。在技術分析界,最常用的長期趨勢指標是200天移動平均(SMA),在席格爾(Jeremy Siegel) 《散戶投資正典》(Stocks for the Long Run麥格羅。希爾出版中譯本)一書中,他調查200天簡單移動平均在1886-2006年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做擇時操作的效果。如果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在200天移動平均線上面超過1%,就買進股票;如果當日指數收在200天移動平均線下方超過1%,就賣出股票改持有國庫券

他得出的結論是,這樣的擇時操作會比買入持有獲得較高的絕對與風險調整後報酬;同樣的,如果把所有的交易成本都算入,包含稅、買賣價差與佣金,風險調整後報酬仍然比較高,但在絕對報酬上則不如買入持有。如果以1972年以後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來計算,擇時操作不管是絕對報酬或風險調整後報酬都高過買入持有。席格爾發現,在計入所有交易成本後,擇時操作在1972-2006年的收益比買入持有高出4%,波動率則小25%。可惜的是,席格爾沒有計算下跌幅度的數字,否則應該更能顯示擇時操作的優點。

 

此書則採用與席格爾200天簡單移動平均線最接近的10個月簡單移動平均線,因為我們在測試前已經知道席格爾的結論,所以這些美國股市的結果應該是為樣本內的結果,這表示我們已經看到這些數據,而這系統是否這麼正確,還需要樣本外數據測試的結果來證實。

 

這系統如下:

買入規則:月價格>10月簡單移動平均線時購買

賣出規則:月價格<10月簡單移動平均線時賣出改持現金

除此之外,請記住:

◎所有的價格都以當天的收盤價紀錄,這模式只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天更新一次,當月其他日子的變化都被忽略。

◎所有的數據皆為包含股利的總報酬,每月更新。

◎現金報酬是以90天期國庫券為準,毛利率則以同業拆款利率估計。

◎稅、佣金與下跌不計在內。

這規則需要自我控制與紀律。

 

市場擇時的缺點:

1.在多頭市場時,是常擇時表現可能不如買入持有。

2.市場擇時需要決心、紀律與承諾。

3.你有可能連續幾次交易都虧損。

 

這重點整理做為投資技術分析之參考,這方法與幾年前有看一本書,沒做書摘就有點忘了書名,下次再來補做,重點也是擇時選股,重點如下,不錯用喔~

 

 *趨勢是你的朋友,漲的時候讓它盡量漲,虧的時候則要停損

1、只要最近30週的移動平均大於(高於)最近50週的移動平均,系統就會發出買進(投入股市)的訊號

2、只要最近50週的移動平均大於(高於)最近30週的移動平均,系統就會發出賣出(存進銀行)的訊號

敬祝大家投資順利~

arrow
arrow

    小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